贺克斌院士:什么时候才能呼吸到洁净的空气?
当前,广大人民群众高度关注我国空气质量改善进程,非常关心什么时候能呼吸上清洁空气这样的问题。如果以达到我国《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一级(优)和二级(良)来定义“清洁空气”的话,对这个问题有以下几个基本认识:
贺克斌: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
“大气十条”实施以来,我国绝大多数城市每年可以呼吸到“清洁空气”的天数在持续增加。
2013年,第一批实施新环境空气质量标准的74个城市的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分布在10.4%到96.1%之间,平均值为60.5%;到2016年,74个城市的优良天数比例提高到了35.8%至98.9%之间,平均值为74.2%,升高了近14个百分点。
2015年,我国338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为76.7%,有73个城市达到了空气质量标准。到2016年,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升高到了78.8%,其中8个城市的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达到了100%;空气质量达标的城市数量增加到了93个。
我国计划在“十三五”期间,使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上升到80%,并推动空气质量不达标的城市尽快达标。这意味着到2020年全国空气质量达标的城市数量有望比“十三五”初期增加50个以上。但即便如此,我国还有超过60%的城市空气质量年均值不能达标,治理任务仍然任重道远。
现有科学技术方法可以较清晰地确定一个地区整体达到二级(良)及以上空气质量标准所需的主要污染物减排幅度。
以空气质量改善任务较重的京津冀地区为例。监测数据显示,2015年京津冀13个城市的PM2.5年均浓度均值和PM10年均浓度均值分别为我国《环境空气质量标准》限值的2.2倍和1.9倍,其中保定市PM2.5年均浓度达到了标准限值的3倍以上。
气态污染物情况稍好,2015年,全部13个城市的SO2浓度均低于《环境空气质量标准》限值;CO浓度仅有石家庄、唐山、邢台、保定等4个城市超标,且超标幅度都在50%以内;京津冀城市普遍存在NOx浓度超标问题,除北部的张家口和承德两个城市外,其他11个城市均不同程度地超标。O3污染逐步显现,近年来京津冀城市的O3浓度水平呈持续上升的趋势,其中北京市2015年O3日最大8小时平均浓度的90百分位数已超过200微克/立方米,是全国O3浓度最高的城市。
因此,为了实现京津冀区域空气质量稳定达标,需要使区域的SO2浓度水平保持稳定,NO2浓度水平下降20%左右,O3浓度水平下降10%左右,PM2.5和PM10的浓度水平分别下降60%和50%左右。
基于国内外开发的空气质量数值模拟模型分析表明,为实现上述污染物浓度下降幅度,京津冀地区主要大气污染物SO2、NOX、PM2.5、VOCs和NH3分别需要减排67%、75%、70%、46%和19%。
尽管不同研究机构目前较多地将2030年设定为全国空气质量达标的预期时段,但实际实现的时间将取决于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和科学技术进步等进程的影响。
我国多项研究结果表明:要实现全国城市空气质量基本达标,大气污染物的排放量总体上要削减一半左右,其中空气质量较差的京津冀地区,削减比例甚至要超过70%。我国何时能够实现空气质量基本达标,取决于上述减排目标何时能够实现。能源革命推进、经济结构转型、生产和污染治理技术进步、以及生活方式转变等的进程快慢都可以推动上述目标提早或推迟实现。
只要我们深刻理解并践行绿色发展理念,进一步凝聚全社会的力量,持续推进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就能加快推动空气质量持续改善,使大家呼吸“清洁空气”的天数持续快速增加,并早日实现全年基本呼吸“清洁空气”的目标。
新闻资讯的相关文章
-
中国地下水污染状况图:西北地区兰州、西安最严重
地下水污染在我国大中城市不同程度地存在,其中,近一半的城区地下水污染呈加重趋势,并从点状污染有向带状和面状污染发展。一些大城市的中心地带和郊区的地下水排泄区,地下水污染最严重,部分城市浅层地下水已不能...
-
陕西关中将统一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车牌尾号限行要同步!
西省政府新闻办举行新闻发布会,省环保厅新闻发言人、副厅长郝彦伟参加发布会并发布前三季度空气质量和《陕西省“铁腕治霾·保卫蓝天”2017年工作方案》及“煤炭总量削减、机动车尾气治理、扬尘污染治理”等9个...
-
全国PM2.5监测网已建成,对数据造假说"不"
位于北京奥体中心的空气质量监测子站(图片来源:中国网)为了让数据“好看”一些,有城市在空气质量监测站点周围实施“精准治理”,如车辆禁限行、清扫车重点洒扫……不久前曝出的多起弄虚作假事件,为监测数据的准...
-
多环芳烃:被长期忽略的雾霾源,每年释放5亿多吨
全国约1/7的天空被雾霾笼罩,面积达142万平方公里……始于16日的这场霾来得有点粗暴,直接覆盖了整个华北平原。自北京16日20时率先启动红色预警后,截至目前,6省市联合抗霾、40个城市发布重污染天气...
-
调查研究:中国人PM2.5污染耐受能力最强
每年秋冬,中国中东部的大气不时朦胧,中国气象局广州热带海洋气象研究所二级研究员吴兑分析的长期历史数据显示,包括上海在内,整个长三角的灰霾天气仍处于高位震荡,整体都在恶化,现在长三角普遍都维持在每年20...
